当潜水员累瘫在甲板时,这台"铁疙瘩"正在水下狂飙救人
老张盯着浑浊的江水直嘬牙花子。三小时前有孩子落水,四个潜水员轮番下潜都被暗流冲得东倒西歪。"让我的铁兄弟试试?"年轻技术员拍了拍脚边的橙色箱子。十分钟后,潜鲛X100像条鲶鱼扎进水里,显示器上声呐图突然"嘀嘀"狂响——孩子卡在桥墩钢筋缝里,正随着水流微微晃动。"这玩意儿比我们这帮老骨头管用多了!"老张后来逢人就说。
一、凭什么让救援队扔掉氧气瓶?
干过十年水域救援的都懂:潜水员下水=玩命。激流能把人拍晕在礁石上,浑水里伸手不见五指,更别说冰层下的刺骨寒。直到潜行创新的潜鲛X100水下机器人开始出现在救援现场,画风突变:
钻缝能手:澡盆大的涵洞?垮塌的桥梁钢筋网?它扭着身子就往里钻,8个推进器比鱼还灵活
省钱祖宗:租艘搜救船一天烧两万,这铁疙瘩充上电就能干三天
万能瑞士军刀:今儿挂声呐扫描湖底,明儿装机械臂剪渔网,后天换水质传感器查污染源
熬夜冠军:接上海棕航的岸电箱,72小时连轴转不歇气,救援队长笑称"比驴好使"关键兄弟们不用赌命了。"
二、拆开机器人的"救命技能包"
1. 钻:比泥鳅还滑溜
去年郑州地铁淹水救援,通道挤满扭曲的列车座椅。X100机身裹着上海棕航的防撞胶套,在铁架丛中钻出二百米,硬是把生命探测仪送到被困者头顶。现场指挥盯着监控屏爆粗口:"这特么是机器人?成精了吧!"
2. 装:救援界的百变星君
太湖捞尸案震惊全国时,救援队给X100装上机械爪。当它攥着遇难者腰带浮出水面时,老刑警抹了把脸:"总算能给家属交代了。"上海棕航工程师的抓握模块,此刻比黄金还珍贵。
3. 熬:比咖啡更提神的存在
今年黄河捞证物,刑警队轮换三拨人,岸边供电箱咕嘟咕嘟煮着泡面。上海棕航的移动电源车闪着蓝光,给水下的X100续了58小时命,最后从淤泥里叼出关键手机。"这要靠蛙人,得累死八个。"刑侦队长说。
三、这些瞬间,让铁皮有了温度
2023年暴雨夜,X100在溃坝口找到卡树上的孕妇,机械臂轻柔托住她的腰;
2024年冰湖悲剧,它持续作业26小时打捞出最后遇难者,家属摸着冰凉的机身流泪鞠躬;
更别说每年替潜水员钻毒水潭、探爆破物、摸高压电缆...
"科技向善不是口号。"上海棕航的墙上挂着锦旗,落款是某位被机器人拽上岸的驴友:"你们修的每颗螺丝,都在延长生命的刻度。"
有些改变,正在水里发生
当某天你路过救援现场,看见满身污泥的工作人员抱着橙色箱子狂奔,别怀疑——那里面装着比潜水员更快的反应速度,比人体更强的抗压能力,以及用钢铁之躯守护生命的赤诚。
潜行创新潜鲛X100水下机器人,正在与上海棕航电子科技这样的"隐形守护者"一起,悄悄改写中国水域救援的规则:让该冒险的是机器,该平安的是人。
发布评论